拆改并举筑新居,濮阳华龙区魏寨村城中村蝶变启示录——五年油田片区民生温度与发展密码解

濮阳 更新于:2025-10-13 00:33
  • 周建国26
    拆改并举筑新居:濮阳拆迁背后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密码

    从华龙区魏寨村的城中村蝶变到油田片区的五年更新蓝图,濮阳的拆迁改造从未止步。这场关乎城市肌理重塑与民生福祉升级的实践,正以"拆得顺心、安得舒心、过得开心"的理念,书写着老城焕新的答卷。不同于简单的推倒重建,濮阳的拆迁工作始终锚定"民生为本",在拆与留、改与建之间找到平衡。

    城中村改造是濮阳拆迁工作的先行棋,魏寨村的转型堪称典范。这个曾经典型的城郊村落,随着城市扩张逐渐被高楼环绕,低矮民房与周边发展格格不入,基础设施老化成为居民的心头患。2019年启动的城中村改造,不仅让村民告别了"雨天踩泥、夏天漏雨"的老房子,更通过集体决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。

    面对拆迁补偿款的处置,村"两委"没有简单分钱到户,而是提出集体购置门面房的提议。这一想法最初遭遇不少质疑,部分村民更倾向于即时兑现收益。通过党员联户宣讲、群众代表座谈等方式,村委会算清了"短期收益与长期保障"的明白账,最终以"四议两公开"程序通过决议。如今,东湖湾门面房每年60余万元的租金收益按时分红,汽车商贸城32家入驻企业带来50余万元年收益,让村民切实尝到了"抱团发展"的甜头。

    就业保障是拆迁安置的关键一环。魏寨村针对村民多从事装修、运输行业的特点,提供担保贷款、设备更新等服务,如今全村600余人活跃在装修运输领域,拥有运输车辆160余辆。村两委还主动对接辖区企业,开发园林绿化、环境保洁等短期岗位,300余名村民实现"下楼即就业"。68岁的村民王师傅坦言:"以前种地看天吃饭,现在在家门口上班,每月挣三千多,比啥都踏实。"

    如果说城中村改造是"点上突破",油田片区更新则是"面上推进"。作为依托油田发展起来的城市片区,北至绿城路、东至东濮路、南至濮阳县站南路、西至京开大道的核心区域,集中了大量老旧建筑。这些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屋,普遍存在设施老化、功能不足等问题,部分甚至成为C、D级危房。

    针对这一现状,濮阳推出油田片区更新改造五年行动,确立了"修缮维护、综合整治、拆除重建"三类实施模式。金宇市场供应处、科技小区等16个重点片区被纳入首批改造清单,涉及土地3000多亩。对于建筑结构尚可的小区,重点改造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,加装电梯、建设智慧停车场;对于危房集中区域,则实施拆除重建,同步规划托育中心、养老服务站等公共设施。

    政策保障让拆迁改造更有底气。濮阳成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更新改造指挥部,建立"一个项目、一个专班"机制,统筹解决规划调整、资金筹措等难题。资金来源采用"政府主导+市场运作"模式,既争取中央专项资金、发行专项债券,又通过停车收益、经营性资产注入等方式平衡成本。在补偿安置上,严格遵循相关法规,鼓励就地就近安置与货币化安置相结合,充分尊重居民意愿。

    拆迁改造不仅改变了居住环境,更重塑了生活方式。魏寨村建成2000余件藏品的村史馆,留住村民的乡愁记忆;组建锣鼓队、秧歌队,连续15年举办"村晚",让文化生活愈发丰富。油田片区规划建设的口袋公园、文化广场,正逐步填补公共空间缺口。"以前小区连个健身的地方都没有,改造后出门就是小公园,孙子天天吵着去玩。"科技小区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。

    从魏寨村的"有居变优居"到油田片区的"旧貌换新颜",濮阳的拆迁工作始终坚守"民生底色"。它不是简单的城市面貌更新,更是对群众期盼的精准回应;不是孤立的工程建设,而是产城融合的系统布局。随着2025年项目库的完善和重点工程的推进,更多濮阳居民将告别老旧房屋,在新家园里开启新生活。这场拆改背后,藏着的正是一座城市以人为本、务实发展的深层密码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