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濮阳事件,虽非惊天动地,当事人态度却让人心酸

濮阳 更新于:2025-09-23 01:24
  • 止戈16306947
    濮阳发生的这起事件,着实让人心里不是滋味。
    说白了也不算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当事人的那口气一下就被压住了,别提多窝囊。讲述来自与他同在单位的一位老同事的转述,细节多半是他后来断断续续讲的,外加身边人的见闻,尽量按他当时的节奏往下捋。姓赵,三十出头,在油田系统上班,去年一段感情折腾得够呛,人也安静了许多。家里催,朋友拉,他就装着试试的心态在软件上加了个叫婷婷的姑娘。聊着聊着就顺了,有时深夜两点还能互相点个赞,谁都不觉得突兀。人嘛,孤独久了,总想抓点温热的东西。
    见面那天,他没去咖啡馆,也没整什么花,挑了文化路口的面馆,图个实在。姑娘穿白色毛衣,指甲油亮得很干净,香味里夹着洗衣粉的清气,笑起来眼尾弯弯。两个人一碗面一盘拌菜,话题从工作聊到猫狗,再到濮阳的风,总体舒服。结账往外走,姑娘提议先去隔壁新开的美容小店签个到,说打卡送护手霜,顺道拿点小礼。店里灯打得亮,店员嘴甜得像抹了蜜,一阵介绍,说新客办季卡比零散划算。赵站那儿犹豫了几秒,抬头看见姑娘的眼神有点期待,就刷了1999。姑娘说真行啊,下回两人一起做护理,算是培养仪式感,他只好笑笑。
    之后几天,姑娘时不时发来她给妈妈做饭的照片、她工作间的忙碌背影,也问他天冷了加没加衣。夹在这些之间的,是几个团购链接和活动二维码,她说正好做兼职,能帮朋友完成个数。周末她喊他去体育馆听个健康讲座,说签到送锅具,听完抽奖还能领米面。他去了,人群大多是叔叔阿姨,主持人讲得眉飞色舞,末了引导刷卡买套装,单价比他一个月房贷还高。赵不好意思,借着接电话溜到走廊上,工作人员追出来加了他微信,说后面有优惠。他回去的路上听姑娘解释,说别见怪,都是为了混口饭吃,他心里呼的一沉,明白自己恐怕成了“任务上的一个人”。
    赵开始留意她的动态,发现她的定位跳得勤,今天在濮阳,明天在新乡,后天又变成了郑州的某个广场。头像一晚能换三次,文案像模板,一句比一句温柔。茶水间有同事闲聊起同一家美容店,说也是被拉去开了卡,还顺带领了个空气炸锅,开卡名字写的居然也姓赵,只是不是他。赵心里咯噔一下,又把这个声音压回去,回她说最近项目忙,先别折腾了。她的消息变短,从“嗯嗯”“好的”到只剩一个表情,最后干脆已读不回。一周后,店里打电话来,让他带“家属”去做复查,语气熟得像老邻居,赵才彻底意识到自己在他们的表格里是“长期客户”。
    他跑去店里销卡,从上午等到中午,前台说系统要本人签字确认,电话却一直打不通。赵坐在落地窗边,看外面的三轮拉着大葱慢悠悠过去,街角烤红薯冒着白气,风一吹就散。想起母亲的血压药还没买,他叹了口气,把台子上那杯温水一口闷了。晚上回到租的房里,热水壶开开停停,泡面泡过了头,筷子挑起来一坨。手机屏一亮一灭,相亲群里小红点不停冒,都是“在吗”“加个微信了解一下”的套话。他删删减减,最后给母亲发了两张加了青菜的面,说今天吃得挺好,别担心。
    朋友们得知后各有各的说法,有人说如今小城的情感市场就那样,怕亏又怕孤独,干脆把算计摆在台面上;也有人说算了,认栽就行,往后长个心眼。赵没硬撑,也没自嘲,见面前先问清楚彼此的打算,别让节奏失控;付款时不再抢着掏,也不再把“真诚”当通行证。夜里他去文化路溜一圈,烧烤架子吱吱冒油,蒜香一来,人就觉得地面又牢了点。那张卡最后退不全,换了几瓶洗发水和护手霜,他分给同事,说用完就算翻篇。掏出真心就该被当成业绩数字的吗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